萝卜岗过新年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28)日持續拜廟行程,不過前一天在土城順聖宮,出現國民黨籍立委參選人林金結製作的扇子,上頭寫「總統票投郭台銘」的扇子。
至於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事項,由教育部另訂於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中。此外,考量對學生保護完整性,非屬於性平法規範的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事件,只要被害人為學生,學校亦應提供前面所述各項心輔及資源轉介等相關協助。
「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重點如下:一、擴大適用學校類型及將教師、職員、工友、學生定義提升至本法位階(一)原性平法適用範圍為公私立各級學校,本次修法為完善教育機關之監督體制,將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警察各級學校及少年矯正學校納入性平法適用範圍。六、當事人得請求懲罰性賠償金為保護學生權益,加嚴行為人處置措施,增訂行為人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或工友,學生因校園性別事件事件受有損害者,行為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法院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行為人為教職員工,酌定損害額一倍至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二、校長與教職員工性與性別有關專業倫理納入性平法規範(一)原性平法僅定義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等用詞,本次修法明確定義「校園性別事件」包含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並增訂納入「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二)教師、職員、工友、學生定義提升至本法位階,並將實習場域之實習指導人員納入教師定義,且將學生事務創新人員納入職員、工友定義。教育部亦將蒐集案例樣態,研訂指引供學校訂定專業倫理規範之參考,希望各校能凝聚共識,形成自律規約,營造安全的性別友善校園,發展師生互動的專業關係,確保學生的學習權益與福祉。
四、精進學校與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機制,避免權勢不對等關係影響(一)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別事件時,調查小組成員得一部或全部外聘,為杜絕權勢性校園性別事件,周全對學生之保護,如果行為人為校長、教師、職員或工友者,於立法院審查增訂應成立調查小組且成員應全部外聘,以健全調查機制6.花蓮縣秀林鄉台8線114K+600至120K+500(合歡派出所前至金馬隧道東口)預警性封閉,因屬災修管制路路段降雨仍持續,視風雨情況開放通行。炎炎夏日來片清涼多汁的西瓜,沁涼解渴又消暑。
重點還是份量顧好好,糖尿病人也能吃,建議可以將西瓜切一切放在碗裡,八分滿就是一份,糖尿病人、腎臟病人一次一份不過量最剛好(腎臟病人若需限水注意控制份量),至於一般人,一天吃兩碗也沒問題。此外,黃西瓜較低鉀,更適合腎臟病人吃。營養師1圖揭「夏季18種水果熱量、含糖量」 芒果不在前10、西瓜竟最低「這1時候吃西瓜」助消化、補充水分。相關作用機轉仍在科學研究階段。
西瓜中的瓜胺酸能夠幫助血管放鬆,促進血液循環,進而舒緩肌肉組織的疲勞感,還有調節血壓、降低血脂的功效。▲黃西瓜豐富瓜胺酸(Citrulline)、低熱量、少碳水、低鉀適合族群:壓力大、男性、腎臟病人程涵宇分析,壓力大想要放鬆心情可以選黃肉西瓜。
男生吃西瓜選黃色,因黃西瓜含較高瓜胺酸穩定血壓,最特別的是能幫助血管擴張,瓜胺酸跟精胺酸都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的前驅物,一氧化氮能增加血液供氧量,還能保護精子避免受自由基破壞。Nutrients期刊研究發現每天平均吃140克西瓜的人(成年人約161克、孩童約125克),膳食纖維、鎂、鉀和維生素A的攝取都比沒有吃西瓜的人高出5%,而且還幫助減少額外飽和脂肪及精緻糖攝取。西瓜中的茄紅素和-胡蘿蔔素在人體具有高生物利用率,能夠被人體有效的吸收,除了能夠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護心,還能夠改善男性早期攝護腺肥大,好處多多。延伸閱讀:冠軍吃2瓣=1碗飯
圖/台視新聞民眾抱怨,更生北路附近每下雨必淹水,已經好幾年,也反映過,還是如此令他們很頭疼,只能改緊做好防颱準備,減少災情發生。圖/台視新聞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台東市更生北路596巷,因為急降雨,整條馬路大淹水,車輛經過,半顆輪胎都浸泡在水中,一旁的果園直接成了露天游泳池,最糟糕的是,有住家不只家門前出現小河,水還淹進家門,庭院成了汪洋,水淹到小腿肚深,住戶只能涉水在庭院穿梭。雨彈襲台東水淹馬路民眾涉水庭院穿梭水淹馬路,半個轎車輪胎泡在水中。「杜蘇芮」步步進逼台灣,台東首當其衝降下大豪雨,更生北路馬路大淹水,深度直達民眾小腿肚,居民抱怨,當地每逢下大雨必淹水,讓他們無奈又困擾。
台東/王孜筠責任編輯/陳盈真「杜蘇芮」步步進逼台灣,台東首當其衝降下大豪雨,更生北路馬路大淹水,深度直達民眾小腿肚,居民抱怨,當地每逢下大雨必淹水,讓他們無奈又困擾。
圖/台視新聞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台東市更生北路596巷,因為急降雨,整條馬路大淹水,車輛經過,半顆輪胎都浸泡在水中,一旁的果園直接成了露天游泳池,最糟糕的是,有住家不只家門前出現小河,水還淹進家門,庭院成了汪洋,水淹到小腿肚深,住戶只能涉水在庭院穿梭。圖/台視新聞民眾抱怨,更生北路附近每下雨必淹水,已經好幾年,也反映過,還是如此令他們很頭疼,只能改緊做好防颱準備,減少災情發生。
雨彈襲台東水淹馬路民眾涉水庭院穿梭水淹馬路,半個轎車輪胎泡在水中。台東/王孜筠責任編輯/陳盈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中暑刮痧顏色越深效果越好嗎? 專家警告「出現3症狀」快住手熱爆。中暑症狀特別是在室外無防曬時更容易發生。3.理氣醒腦安神:透過上述2方法,穩定了基本生理機制運作後,中醫也強調氣血平衡及氣機通暢,可藉由刮痧、穴位刺激針法補瀉、中藥藥性引導臟腑氣血平衡及灸療等,有效恢復中暑後頭暈、昏脹、視物模糊、注意力下降、腸胃不適等症狀。2.冷飲適當即可:大暑時節,除了基本降溫法及補充水分電解質外,民間常見的清熱型飲品如青草茶、仙草、椰子水、西瓜汁、夏季水果冷飲等,都能幫助清除體內代謝不良的火氣,中醫師提醒,清熱飲品及水果適量補充即可,連續飲用可能傷及腸胃循環系統,造成腹痛、腹瀉及體內濕氣代謝能力下降,甚至進一步影響到下腹腔及生殖系統循環,女性容易產生婦科疾患、經痛、白帶、月經不調等。
具有助眠、安神、緩解疲勞、調整自律神經平衡及改善氣血循環等功效。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頭頂有大量的血管、神經通過,中暑後循環按摩此3穴,有助於恢復精力、化解身體疲勞、預防頭暈、促進新陳代謝,尤其因為天氣炎熱,耗損過多津液中暑導致頭目神昏時,先靜下來按壓此3穴5至10分鐘,調整呼吸配服適量溫水後,在進一步尋求中醫師治療體內代謝不良的熱症及氣血失衡等問題。
中醫師周宗翰將於本文提供民眾中暑的解方,以及可按壓的穴道與解暑茶飲。2.百會穴:屬督脈,位於頭頂正中央,從2耳到頭頂畫1條線,再從2眉中央往頭頂畫1條線,2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
有中暑症狀務必留意3大必知中暑解方1次看1.有效散熱及降溫:中暑急性期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先避免持續暴露於室外太陽及高溫環境中,保持通風及呼吸順暢,適度用涼毛巾對頭、頸、面部敷貼做降溫,等待狀態較穩定後,可尋求中醫師刮痧及開立可清暑熱、益氣生津的中藥等,以進一步疏散體內代謝不佳的餘熱。3.太陽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前額2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可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腦部循環不良等症狀。
2.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存津液:由於體溫過高時,身體會利用排汗將毛孔打開,作為散熱機制,因此在中暑的狀況下,身體需要補充過度流失的水分跟電解質,此時適當補回水分除了可以進一步穩定體溫外,也可避免血液濃稠度過高,進而造成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心肺負荷上升,血壓隨之起伏,血脂血糖穩定度下降,血管壁發炎反應加重,甚至因熱代謝不良,造成神經興奮性上升,讓患有三高疾病及心臟疾病患者身體狀態起伏過大。若有腸胃症狀,適量時機可以使用「生薑」來做緩解,生薑溫胃功能除了恢復消化機能循環外,還可以適時打開因溫度急遽改變而被強迫閉合的毛孔,適量微微發汗,透過發汗散除表淺層體熱,若有深層熱無法及時代謝完整,建議進一步諮詢中醫師診斷做體質調理及治療。解暑仍需顧腸胃中醫師公開2大「解暑」飲食妙招1.飲用大暑解暑茶飲:在泡大暑解暑茶飲前,須先準備的材料包括薄荷4克、荊芥4克、陳皮2克、麥芽3克、荷葉2克、菊花3克、甘草1片、梅子1顆與蜂蜜1湯匙,泡入300cc至500cc熱水中,悶約15至30分鐘即可飲用。醫揭「熱衰竭與中暑哪裡不一樣」 刮痧解暑這1部位千萬別刮。
按壓頭部3穴位改善中暑不適症狀1.印堂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額部2眉頭中間,主治頭痛、眩暈、耳目混濁不清、失眠、高血壓等,中暑時甚至在此穴會容易掐捏出紅腫狀的熱邪表現,反覆揉壓疏散積聚局部的熱,可以有效緩解頭部症狀3.理氣醒腦安神:透過上述2方法,穩定了基本生理機制運作後,中醫也強調氣血平衡及氣機通暢,可藉由刮痧、穴位刺激針法補瀉、中藥藥性引導臟腑氣血平衡及灸療等,有效恢復中暑後頭暈、昏脹、視物模糊、注意力下降、腸胃不適等症狀。
2.冷飲適當即可:大暑時節,除了基本降溫法及補充水分電解質外,民間常見的清熱型飲品如青草茶、仙草、椰子水、西瓜汁、夏季水果冷飲等,都能幫助清除體內代謝不良的火氣,中醫師提醒,清熱飲品及水果適量補充即可,連續飲用可能傷及腸胃循環系統,造成腹痛、腹瀉及體內濕氣代謝能力下降,甚至進一步影響到下腹腔及生殖系統循環,女性容易產生婦科疾患、經痛、白帶、月經不調等。若有腸胃症狀,適量時機可以使用「生薑」來做緩解,生薑溫胃功能除了恢復消化機能循環外,還可以適時打開因溫度急遽改變而被強迫閉合的毛孔,適量微微發汗,透過發汗散除表淺層體熱,若有深層熱無法及時代謝完整,建議進一步諮詢中醫師診斷做體質調理及治療。
中暑症狀特別是在室外無防曬時更容易發生。有中暑症狀務必留意3大必知中暑解方1次看1.有效散熱及降溫:中暑急性期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先避免持續暴露於室外太陽及高溫環境中,保持通風及呼吸順暢,適度用涼毛巾對頭、頸、面部敷貼做降溫,等待狀態較穩定後,可尋求中醫師刮痧及開立可清暑熱、益氣生津的中藥等,以進一步疏散體內代謝不佳的餘熱。
2.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存津液:由於體溫過高時,身體會利用排汗將毛孔打開,作為散熱機制,因此在中暑的狀況下,身體需要補充過度流失的水分跟電解質,此時適當補回水分除了可以進一步穩定體溫外,也可避免血液濃稠度過高,進而造成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心肺負荷上升,血壓隨之起伏,血脂血糖穩定度下降,血管壁發炎反應加重,甚至因熱代謝不良,造成神經興奮性上升,讓患有三高疾病及心臟疾病患者身體狀態起伏過大。按壓頭部3穴位改善中暑不適症狀1.印堂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額部2眉頭中間,主治頭痛、眩暈、耳目混濁不清、失眠、高血壓等,中暑時甚至在此穴會容易掐捏出紅腫狀的熱邪表現,反覆揉壓疏散積聚局部的熱,可以有效緩解頭部症狀。2.百會穴:屬督脈,位於頭頂正中央,從2耳到頭頂畫1條線,再從2眉中央往頭頂畫1條線,2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中醫師周宗翰將於本文提供民眾中暑的解方,以及可按壓的穴道與解暑茶飲。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頭頂有大量的血管、神經通過,中暑後循環按摩此3穴,有助於恢復精力、化解身體疲勞、預防頭暈、促進新陳代謝,尤其因為天氣炎熱,耗損過多津液中暑導致頭目神昏時,先靜下來按壓此3穴5至10分鐘,調整呼吸配服適量溫水後,在進一步尋求中醫師治療體內代謝不良的熱症及氣血失衡等問題。解暑仍需顧腸胃中醫師公開2大「解暑」飲食妙招1.飲用大暑解暑茶飲:在泡大暑解暑茶飲前,須先準備的材料包括薄荷4克、荊芥4克、陳皮2克、麥芽3克、荷葉2克、菊花3克、甘草1片、梅子1顆與蜂蜜1湯匙,泡入300cc至500cc熱水中,悶約15至30分鐘即可飲用。
醫揭「熱衰竭與中暑哪裡不一樣」 刮痧解暑這1部位千萬別刮。(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中暑刮痧顏色越深效果越好嗎? 專家警告「出現3症狀」快住手熱爆。
3.太陽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前額2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可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腦部循環不良等症狀。具有助眠、安神、緩解疲勞、調整自律神經平衡及改善氣血循環等功效